加入收藏
首页 > 正文

我院教师在《中国教育报》发表系列文章,教学创新成果获国家级媒体关注

作者:付超 时间:2025-11-11 点击数:

近日,我院在教学创新与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获得了国家级教育权威媒体《中国教育报》的关注与报道。付超、刘善增等教师撰写的两篇教学改革文章相继在该报发表,系统介绍了我院在产教融合及AI赋能教学领域的创新实践与突出成效,彰显了学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良好成效。

由刘善增、王国栋、杨树林等撰写的《深化产教融合 创新育人模式》一文,详细阐述了我院以山东省“石油装备智能制造专业特色学院”建设为契机,聚焦区域产业需求,探索出的“理实一体、产教融合”全过程协同育人模式。文章介绍,学院通过树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新理念,构建“多层次、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并打造了独具特色的“6443”实践教学体系,有效破解了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脱节的难题,为服务区域装备产业升级和国家能源战略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

由付超老师等撰写的《AI赋能石化焊接教育改革 培育高水平“双碳”人才》一文,则重点展示了学院在“双碳”战略背景下,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传统优势专业改革的创新路径。文章指出,学院通过理念革新、体系重构与智能赋能,自主研发“教师端+学生端”双端AI教学平台,构建了沉浸式、互动式的学习新生态。这一改革不仅实现了从“经验教学”到“证据教学”的转变,更通过产教深度融合,为国家能源转型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培养了大量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的应用型工程人才。

据悉,《中国教育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办的、唯一一份国家级的、面向全国教育界的权威日报。此次我院系列教学创新成果能够获得国家级媒体的认可与推广,是对学院长期坚持立德树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充分肯定。今后,我院将继续立足行业特色与区域发展需求,持续深化产教融合与科教融汇,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新路径,为新时代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事业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一审一校】朱文玉【二审二校】刘善增【三审三校】杨树林

版权所有: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网站维护:山东石油化工学院智能制造与控制工程学院

地址:山东省东营市北二路500号 邮编:257061

E-mail:2015017@sdipct.edu.cn

联系电话:0546-7390757

 

鲁ICP备20220115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