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下午,学院在南楼237会议室召开校级规划教材编写推进会,学院副院长刘善增主持会议,7本校级规划教材编写负责人参会,会议聚焦统筹推进教材编写工作,明确质量标准与时间节点,为学院人才培养筑牢教学资源根基。
刘善增副院长首先强调了教材编写的重要意义,指出学院立项的7本教材涵盖4本专业核心课教材与3本一流专业/课程教材,精准对接学院核心专业方向,是课程与产业需求对接的关键载体。他提出“质量、应用、特色”三大导向,要求教材兼顾科学性、前沿性与实践性,融入行业新技术、新工艺,凸显学院教学改革特色。

交流环节中,各教材负责人围绕编写思路、内容框架、当前进度及面临困难展开详细阐述。目前学院教材编写呈阶梯式推进态势:《电力电子技术》已出版,《工程制图》完成90%书稿,《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均完成50%,其余教材处于积极规划阶段。各负责人集中反映了行业案例更新不及时、数字资源开发难度大、校企技术对接需深化等问题,现场围绕编写规范、资源共享等议题研讨热烈,凝聚多项共识。
针对推进情况,刘善增副院长提出三点要求:一是严把时间节点,对照2026-2027年预计出版时间倒排进度,确保明年上半年完成大部分教材初稿;二是强化质量管控,通过“团队内审-学院评审-校外评议”三重把关,保障内容准确适用;三是加强协同配合,推动跨团队资源共享、案例库建设等方面资源共享,校企合作教材建立月度沟通机制。
最后,刘善增副院长鼓励各负责人以高度责任感推进工作,力争打造一批优质精品教材,为学院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一审一校】朱文玉【二审二校】刘善增【三审三校】杨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