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首页 > 正文

学院成功承办“岩力杯”第二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校赛

作者:曹惠 时间:2025-10-26 点击数:

为厚植大学生创新意识、锤炼团队协作精神,切实增强工程结构设计与动手实践能力,山东石油化工学院“岩力杯”第二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于10月25日在第四教学楼102、112教室火热开赛。本次大赛由教务处、学生工作处、团委联合主办,智能制造与控制工程学院牵头,“构力”大学生结构设计协会、“智翼”大学生科技创新协会共同承办。

自大赛通知发布以来,全校学子踊跃参与、积极备赛,共组建79支参赛队伍,237名参赛选手涵盖智能制造与控制工程学院、石油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等多学院的14个专业,覆盖大一至大三三个年级,充分展现了跨学科融合的创新活力与青春风采。

本次赛题以自主设计桥梁结构为核心,限定A4纸为制作材料,液体胶与固体胶为粘结材料,要求参赛者完成桥面竖向荷载工况下的受力分析、结构设计、模型制作及加载试验四大环节。赛事以“纸张”为环保载体,践行低碳理念,以“用最少的纸承受最大的重量”为核心目标,深刻诠释了“优化结构设计提升材料利用率、依托创新思维实现高效节能”的工程本质,既是对学生专业知识的综合检验,也是对工程实践能力的实战锤炼。

25日上午8:00-11:00,79支参赛队在102、112教室开启模型现场制作。教室内,剪刀裁纸的“咔嚓”声、胶水涂抹的“滋滋”声与队员间的低声研讨交织成热烈的创作乐章。各队伍队员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有的专注裁剪精密构件,有的潜心优化节点粘结,有的反复推演结构力学性能,将图纸上的创意一步步转化为兼具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纸桥模型。制作完成后,所有模型依次通过规避区检测、精准称重,各参赛队同步上报初始加载重量并签字确认,确保赛事公平公正。

下午2:00,加载测试环节正式拉开帷幕。参赛队伍按照抽签顺序,分四次在纸桥模型上平稳放置砝码,每轮加载需保持5秒稳定方可视为成功,最终以成功放置的砝码总重量确定成绩。随着砝码数量的递增,现场气氛愈发紧张,纸桥模型在荷载作用下的每一次细微形变都牵动着众人目光。经过近3小时的激烈角逐,大赛最终评选出特等奖1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16项,以及最佳创意奖、最佳制作奖各1项。

闭幕式上,张媛老师宣读获奖名单。王东起老师对本次大赛进行总结点评,强调材料使用的科学性与细节把控的重要性。

随后,智能制造与控制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杨树林、副院长王国栋、学工办主任姜磊、智能制造与机械工程系主任刘庆为获奖队伍颁发荣誉证书。

杨树林书记发表闭幕致辞,他首先对全校学子的积极参与给予高度肯定,其次强调:结构设计竞赛是培养创新型工程人才的重要平台,大赛不仅考验同学们的专业知识与动手能力,更锤炼了大家攻坚克难的毅力与协同合作的精神。学院将持续深耕实践育人沃土,搭建更多高水平创新实践平台,鼓励同学们将所学理论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在科技创新的赛道上勇毅前行。

此次“岩力杯”结构设计竞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全校学子提供了展示创新才华与实践能力的舞台,更推动了跨学科交流与工程素养培养,为学校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型工程人才注入了新动能。

【一审一校】刘晓【二审二校】刘庆【三审三校】杨树林

版权所有: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网站维护:山东石油化工学院智能制造与控制工程学院

地址:山东省东营市北二路500号 邮编:257061

E-mail:2015017@sdipct.edu.cn

联系电话:0546-7390757

 

鲁ICP备20220115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