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English
科研机构 > 正文

智能电网研究中心

作者: 时间:2024-12-08 点击数:

    在当前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和环境保护日益重要的背景下,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成为电力行业的关键变革点。智能电网不仅是技术创新的产物,更是应对能源危机、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通过融合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智能电网极大地提升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同时为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然而,这项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在提升效率的同时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上述内容成为智能电网的研究重点。本研究中心主要包括以下研究方向:

    1. 微电网研究方向。微电网是智能电网与可持续能源协同发展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微电网是一种小型、自发自用的电力网络,它可以独立于传统电网运行。微电网通常集成了多种可再生能源,并通过智能电网技术进行管理,从而提供更可持续、更高效的电力解决方案。通过研究微电网的拓扑结构和控制策略,建立高效、可靠的微网。

    2. 配电网自愈技术方向。电网自愈技术是智能电网未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项技术使电网在面临自然灾害或技术故障时,能够自动检测问题并快速恢复正常运行。通过提高电网的自愈能力,可以大大减少由于电网故障导致的停电时间和相关损失。通过研究配电网故障诊断技术、数据远传技术和配电网自动化技术,有效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智能电网研究中心为新组建的科研机构,由智能制造与控制工程学院教师与国网山东东营市东营区供电公司专家构成,通过校企联合将极大地助力于智能制造与控制工程学院的高层次人才引进与研究团队培养的工作。 技术带头人孙振华,博士、副教授/高级工程师,山东石油化工学院智能制造与控制工程学院专任教师。研究方向控制工程,主要从事智能检测、物联网、节能技术、新能源、油田自动化、智能装备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工作,曾获得胜利油田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发表科技论文9篇,其中SCI检索1篇,EI检索2篇。拥有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多项。承担横向科研课题多项,主要讲授课程《过程控制仪表及装置》、《机电传动与控制》、《电量检测与电能计量》、《控制系统仿真技术》、《智能测控系统设计》、《无功补偿技术》等。

      建立智能电网研究中心,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推动学校电气工程学科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版权所有: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网站维护:山东石油化工学院智能制造与控制工程学院

地址:山东省东营市北二路500号 邮编:257061

E-mail:2016030@sdipct.edu.cn

联系电话:0546-7390766

 

鲁ICP备2022011533号-1